评论COMMENTS
当前位置:首页>评论

习近平充当俄乌之间“和平使者”?美国和欧洲持怀疑态度

作者:黄安伟, STEVEN ERLANGER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已有 602人浏览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准备本周与普京总统在莫斯科会晤,中国官员一直将他的行程定性为一次和平之旅,北京的一名政府发言人称,他将在此次访问中寻求在俄乌之间“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但美国和欧洲官员同时也在关注另外一件事——习近平是否会为普京一年多前发起的全面战争推波助澜。

美国官员表示,中国仍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以炮弹为主的武器供其在乌克兰使用。他们说,即使是习近平的停火呼吁也相当于加强了普京的战场地位,让俄罗斯比入侵开始时控制更多的领土。

现在停火“实际上是在认可俄罗斯的征服”,白宫发言人约翰·柯比周五表示。“实际上承认俄罗斯的成果及其以武力征服邻国领土的企图,从而允许俄罗斯军队继续占领乌克兰主权领土。”

“这将是一种经典的中国手段,”他还说,因为中国官员在会议结束后声称“只有我们在呼吁结束战争”。

在华盛顿和一些欧洲国家的首都,人们对习近平宣称的其中一个目标普遍存在怀疑。美国情报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中俄关系在战争期间加深了,尽管俄罗斯被其他许多国家孤立。

两国继续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北京经常与莫斯科一起谴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国仍然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这帮助莫斯科为其入侵提供资金。

中国官员没有谴责过这一入侵,而是含糊地说,所有国家都必须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与俄罗斯外交官合作,阻止了谴责这场战争的国际声明,包括2月和3月在印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会议上。

虽然一些中国官员认为普京的战争会破坏稳定,但他们认识到外交政策的一个更重要的优先事项:需要支持俄罗斯,这样两国才能形成统一战线来对抗被它们视为对手的美国。

本月早些时候,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年度政治会议上明确表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但是中国仍然与全球经济保持着密切联系,习近平及其助手希望避免在世界舞台上——尤其是在主要贸易伙伴欧洲的眼中——被视为恶势力。一些分析人士说,习近平打着和平调解人的幌子,声称自己肩负着结束战争的使命,为加强与普京的伙伴关系提供掩护。国际刑事法院周五向普京发出逮捕令,正式指控其犯有战争罪。

习近平和普京个人关系密切,自习近平于2012年成为中国领导人以来,两人已会晤39次。

中国上个月发布了关于这场战争的12点宽泛原则声明,一些分析人士说,这是在为习近平的行程做准备时试图制造中立的烟雾弹。

“我认为中国试图混淆视听,称自己不是为了支持俄罗斯,而是为了支持和平,”华盛顿史汀生中心的中国外交政策学者孙云说。

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前夕,普京前往北京拜访习近平时,两国政府在一份5000字的声明中宣布了“没有止境”的伙伴关系。去年9月,两人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一次安全会议上再次见面。自战争开始以来,习近平还没有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交谈,更不用说询问他对和谈的看法了。

泽连斯基表示,只有普京从乌克兰领土撤军,他才会参加和平谈判。这些领土包括俄罗斯军队在2014年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以及同年在俄罗斯军队策动下发生分裂主义叛乱的顿巴斯地区。

泽连斯基表示愿意与习近平交谈,并且一些乌克兰官员仍然希望中国最终会对俄罗斯施加影响力,让普京撤军。但中国并未表示会采取任何此类行动。

周四,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与乌克兰外长德米特罗·库列巴通电话,根据通话的中文摘要,秦刚强调交战双方应“恢复和谈”并“重返政治解决轨道”。

在习近平宣布访问之前,库列巴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中国既没有准备好为俄罗斯提供武器,也没有准备好实现和平。“访问莫斯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但我认为这不会立即产生什么影响,”他说。

华盛顿的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赞同。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前美国驻华外交官、白宫官员何瑞恩(Ryan Hass)说,“我不认为中国可以成为任何乌克兰和平进程的支点。”

何瑞恩还说,如果最终能达成和平协议,中国应该会是该协议的签署或担保国之一,并且在乌克兰的重建中发挥关键作用。“我相信泽连斯基明白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他愿意对中国和习近平本人表现出如此大的耐心,”他说。

欧洲官员对中国的态度不尽相同,一些人把保持与北京的贸易关系放在首位。但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国与俄罗斯结盟的做法在欧洲许多地方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敌意。周五,一些官员对习近平访问莫斯科的消息反应持警惕态度,他们认为这是中俄友谊(即便不是联盟)的又一迹象,也是中国充当战争调解人的一项努力。

中国最高外交政策官员王毅在上月底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强调了和平谈判的必要性,之后他访问了莫斯科。他的话似乎是为了让欧洲国家远离美国。

“希望欧洲的朋友们能够冷静思考:作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使战火停下来,搭建什么样的架构才能使欧洲实现长治久安,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才能使欧洲实现战略自主,”他说。

他暗示,华盛顿希望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以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看来有些势力并不希望和谈成功,”他说。“他们并不在乎乌克兰人民的死活,也不关心欧洲受到的损害,而是有着更大的战略目标。这场冲突不应再继续下去了。”

但中国的12点立场声明在欧洲的反响不佳。与乌克兰和美国的官员一样,许多欧洲官员相信过早进行和平谈判将以牺牲乌克兰主权为代价。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中国的立场绝不是中立的。

“他们拿出来的不是一个和平计划,而是他们共同认可的原则,”她在谈到中国的声明时说。“你必须在特定的背景下来看它们。这个背景就是中国已经选边站,比如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就达成了没有止境的友谊关系。”


黄安伟(Edward Wong)自华盛顿、Steven Erlanger自布鲁塞尔报道。Julian E. Barnes自华盛顿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黄安伟(Edward Wong)是一名外交记者,在时报任职超过22年,曾驻纽约、巴格达、北京和华盛顿。他因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获得了利文斯顿奖,也曾入选普利策奖候选名单。他是哈佛大学尼曼学者,并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新闻学客座教授。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 @ewong。

Steven Erlanger是时报欧洲首席外交记者,常驻布鲁塞尔。他此前曾在伦敦、巴黎、耶路撒冷、柏林、布拉格、莫斯科和曼谷等地进行报道。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StevenErlanger。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来源时间:2023年03月20日
分享到:

留 言

网友留言为中美印象网网友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不代表本站观点

评论COMMENTS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